為樹立典型,表彰先進,進一步調動廣大企業和企業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在全省營造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趕超先進的濃厚氛圍,12月24日,全省強工業行動推進大會暨先進企業和優秀企業家表彰大會在蘭州召開,對98戶企業、56名同志進行表彰。甘肅農墾集團被授予“甘肅省先進企業”榮譽稱號,榮獲“貢獻獎”。
近年來,甘肅農墾集團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臺的國企改革和農墾改革發展實施意見,以建設現代農業為核心主業,逐步發展形成了食品加工、生物醫藥、釀酒葡萄、現代制種、草食畜牧等多個特色產業,現已發展成為全省最大的現代農業企業集團。2021年,甘肅農墾集團實現營業收入72.8億元,同比增長10.04%;利潤總額完成1.7億元,連續三年保持在30%以上的增幅。種植、養殖、特藥醫藥類企業實現較快發展,黃羊河集團、金昌農場、天牧乳業、農墾建投、祁連牧業、小宛農場、藥材公司、永昌農場、黑土洼農場等企業營業收入過億元;納入集團公司考核的27戶企業,盈利21戶,利潤過千萬元的11戶。
固本培元 調整結構 高質量發展步入新階段
圍繞形成更具競爭力的發展優勢,深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提升了“一產”為基礎、“二產”為特色、“三產”為補充的業態多元、協同互補、競爭有序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水平。投資7.6億元成功并購民營上市公司莊園牧場,打通了草畜產業“種、養、加、銷”的全產業鏈條。截止2021年末,集團奶牛存欄接近4萬頭,帶動墾區農牧企業飼草種植面積超過30萬畝,奶牛養殖規模和生鮮乳加工銷售能力位居全省前列。特藥產業基地標準化、生產機械化、發展產業化、安防信息化加快推進,實施了特藥安防信息化項目,大幅提升了特藥安防信息化水平。試點應用自主研發的特藥收獲機和果殼破碎機,畝均降本增效600元,僅種植環節增加利潤近2000萬元。投資5億多元的藥物堿廠蘭州新區技術改造項目基本建成,一個現代化、專業化的藥企即將投產。新材料產業逐步起勢,莫高股份年產2萬噸聚酯新材料項目順利投產,成為全省唯一、全國少數從事生物基新材料研發生產的企業之一,全年累計生產銷售新材料產品2500多噸,實現銷售收入近4000萬元,占其營業收入的40%,雙輪驅動發展格局基本成型。切實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強化與“一院三所”等科研院所聯合攻關,積極開展科技研發創新和應用示范。亞盛農業研究院建成應用智慧農業展控中心,年立項實施科研項目30余項,其中1項被省科技廳列為重大科技專項并補助資金200萬元,有效發揮了“技術高地”作用。全年科研經費投入7138.57萬元,有效保障了各項科研工作開展。支持企業積極創建科研機構,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省級科技平臺達到11家。年內新增專利29件,全集團專利擁有量205件。
牢記使命 深耕主業 現代農業實現新進展
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全力推進農業生產經營標準化、集約化、規?;?,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建設質量和水平明顯提升。全年落實播種面積113.21萬畝,同比增長4.84%,糧經飼占比為37:34:29,種植結構持續優化。全年生產各類農產品158.64萬噸,同比增長30.65%,其中糧食產量25.61萬噸,建成單元面積100畝以上的大條田30萬畝,高效節水面積接近65萬畝,大宗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90%以上,進一步提升了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保供能力。組建運行亞盛種業集團,加大自主品種研發推廣,助力打好種業“翻身仗”?,F代農業經營體系持續完善,土地、農資和農產品“三統一”穩步推進,專業化公司(團隊)種植規模進一步擴大,年內土地統一經營面積達到75.78萬畝,占總播面積的67%,農資統購統銷率超過75%,訂單種植面積37.29萬畝。綠色農業成色更足,生產的113種主要農產品中“三品一標”數量達到80.5%,各企業年引進推廣新作物新品種新技術100多項,已成為引領示范全省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窗口。建成運行“甘味”品牌中心,“甘味”品牌在2021年中國品牌區域農業形象品牌影響力指數位列全國第一。通過“甘味”品牌推廣,進一步提升了甘肅農墾的知名度。軍民融合食品保障業務實現破冰,順利完成“二0基地”新兵駐訓副食品保障供應業務。全力拓展大宗農產品進出口貿易,出口產品增加至20種,出口國家增加至18個,全年出口創匯2639.8萬美元,在受全球疫情沖擊的影響下創造了歷史最好成績。
突出重點 深化改革 部分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
以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為統領,系統謀劃、蹄疾步穩、聚力攻堅改革任務落實落地,截至2021年底,99項改革任務已完成91項,部分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了新突破新進展。持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修訂了集團公司章程和“三會一層”議事規則,印發了全資和控股企業章程指引,建立了“三重一大”決策事項和黨委會前置研究討論事項清單,黨的領導和公司治理融合不斷深化。持續深化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全年新招聘各類人才384人,其中研究生及以上學歷63人;積極推行管理人員競聘上崗,全年各級子企業通過競聘上崗的中層管理人員74人;修訂印發所屬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和薪酬管理辦法,以效益定收入的導向更加明確,企業自主考核分配的力度進一步加大,有效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列入計劃的7個混改項目全部完成,截止2021年底,集團資產證券化率達到54.11%,混改率達到68%,均位居全省省屬企業前列,并購莊園牧場打造了全省混改的樣板。
苦煉內功 瘦身健體 集團管控取得新成效
深入開展“對標一流促管理提升行動”,22戶企業選定標桿企業34家,推進全業務、全流程、全要素對標提升,實現了向管理要效益的目標,集團公司百元營業收入負擔的成本費用99.58元,同比下降2.03%,營業成本增幅低于營業收入增幅2.23個百分點。全面清理壓降應收款項和各類存貨,減少“兩金”占用,“兩金”總體壓降43.65億元,完成全年計劃的99%,其中應收款項壓降任務全部完成。全年歸集利用內部沉淀資金7.5億元,向所屬企業提供借款7.05億元,降低財務費用500萬元,取得結構性存款收益1538萬元。持續推進非主業或低效無效資產資源變現工作,全年變現776.58萬元。調整武威農墾公司、酒泉農墾公司等小微企業管理體制,全集團企業層級基本壓縮至4級以內。樹牢底線思維,切實防范和有效應對各類風險,截止2021年底,集團公司資產負債率60.29%,較年初下降了1.95個百分點,整體帶息負債規??刂圃谀瓿躅A算范圍內,各類債務風險可防可控,全年未發生重大安全生產和環保質量事故,確保了穩定經營。
以人為本 鞏固提升 民生建設得到新進步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2021年全墾區職均年收入達到6萬元,同比增長10%,做到了企業增效、職工增收。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向秦安縣幫扶村繼續派駐駐村干部,投入幫扶資金32萬元,配送馬鈴薯原種100噸,幫助發展馬鈴薯產業,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用好用足欠發達國有農場鞏固提升中央財政資金,著力改善欠發達農場生產生活條件。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累計投入資金8000多萬元,推動垃圾、廁所、風貌三大革命取得階段性成效,職工群眾危房基本消除,各場域生產生活條件大幅改善。
一以貫之 從嚴治黨 黨的建設得到新加強
持續深化全面從嚴治黨,突出抓好慶祝建黨一百周年和黨史學習教育兩件大事,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得到全面加強。組織全集團黨員干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把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同傳承農墾精神結合起來,召開了全集團慶祝建黨100周年暨“兩優一先”表彰大會,表彰了39名“優秀共產黨員”、16名“優秀黨務工作者”和15個“先進基層黨組織”,1人獲得全省“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2人獲得省政府國資委黨委表彰,亞盛集團飲馬分公司黨委獲得省政府國資委“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有效激發了各級黨員干部立足崗位建功立業的積極性主動性。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集團及各企業共實施了173件職工群眾期盼的好事實事。以“四抓兩整治”為抓手,著力推進基層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全年培養發展經營骨干、專業技術人員等90余人加入黨組織,黨員隊伍結構進一步年輕化、專業化、知識化。持續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全年調整使用干部52人次,選拔10名75后、4名80后年輕干部充實到企業領導人員和總部中層管理崗位上。強化干部教育培訓,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組織各類培訓班25期,培訓黨員領導干部491人次。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全年處理違規違紀黨員干部41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18人。修訂集團公司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辦法,組織開展所屬企業負責人業務支出、履職待遇專項檢查,持之以恒糾“四風”樹新風,各級干部作風持續好轉。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甘肅農墾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心懷“國之大者”,堅持把自身發展置于全省全國大背景、大格局中進行審視,結合集團公司第一次黨代會精神和“十四五”規劃,突出“立足全省、帶動三農”的發展導向,注重發揮“農墾所?!薄稗r墾所長”,進一步明確工作思路,奮力開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在保障全省糧食安全和農產品供給上爭當先鋒,在構建全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上爭挑大梁,在引領全省鄉村振興戰略上爭當表率,奮力打造全省農業現代化的先行區和示范區,將甘肅農墾真正打造成全省農業現代化的亮點和招牌,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貢獻力量。(黨委組織部、黨委辦公室)